新兵连散记(二)队列训练和紧急集合

你的位置:开元游戏2023官方版InUrl:fayunsi-c818 > 新闻动态 > 新兵连散记(二)队列训练和紧急集合
新兵连散记(二)队列训练和紧急集合
发布日期:2025-02-05 01:28    点击次数:183

新兵连散记(二)

队列训练和紧急集合

作者:段金华(国防战士)

解放牌汽车在滇西南蜿蜒的崇山峻岭中向北爬行,不是上坡就是下坡。

经过四夜五天的行程,11月2日,我们来到了位于昆明东郊昙华寺迎溪村的团部。1969年入伍接兵连长毕英强告诉我们:团部到了!

进入简陋的团部大门,就是我们新兵三连的临时营地,一间铺着稻草的空旷礼堂。和礼堂紧挨的是团部招待所和军人服务社,那三层楼早已经被先到的二排,武警总队后勤处和警备区司令部的新兵们先享用了。我们礼堂的正对面是团部办公楼,办公楼过去是招待所的伙房,我们到了以后就成了我们的伙房。

团部北面是警通连和团领导宿舍,南面是后勤处仓库、修理所、车队、机炮连、卫生队、家属院,公路下方就是迎溪村。走进团部营区,一排红砖平房,矗立在公路边,那是团部参谋干事的宿舍,院子里的草坪和球场就是我们的训练场。团部办公楼西面还有一大片菜地,肥硕的青菜、白菜、萝卜正待收获,在冬季的田野里十分醒目。

第二天,在整理内务和打理个人卫生(理发、洗澡、剪指甲)之后,就开始政治教育、学唱队列歌曲。

我们这个团很重视士兵的个人形象,头发不能超过三公分,一律的寸头,不准留胡须,脖颈不能有污垢,指甲不能长,衣领不能有污渍……反正各种要求一大堆。

第三天就以班为单位开始进行单兵队列训练,训练的科目是基本的军姿和队列基础训练。主要训练的是向左、向右、向后转和正步走。

第一天的队科目训练,大家的动作就显得千奇百怪:有的新战友,竟然分不清左右,口令下的向左转,他却向右转;有的在队列行进训练时手脚同向并行,那僵硬的动作,就像动画片里的“木头人”走路一般;有的在向后转时,因重心把握不稳差点摔倒在地上,引起哄堂大笑。

班长是四川乐山人,脸随时红扑扑的,性格温柔得像刚过门的大嫂,总是和颜悦色的对我们说,大家刚从一个老百姓向军人转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班长不断鼓励我们,他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做队列分解动作,让我们看。

我虽然在部队大院长大,但从小缺乏锻炼,小腿肌肉力量不足,踢正步时总出现套腿。班长就让我和拉祜族战士扎弩开“小灶”,每天晚饭后搞“小群练兵”,一定不能让我们拖全班的后腿。

我们三个排长李发刚,陈昌强,王利平,都是连队的训练尖子对我们的训练要求严,也特别狠。

不严、不狠也不行。我们这支部队一直是昆明军区部队正规化建设先行先进标兵示范单位,军事训练那可是顶呱呱的一流部队。据老兵们讲,军区会操表演,陆军学院的学员穿着皮鞋踢正步,都比不过穿着胶鞋的我团普通战士。那个年代的部队形象拼的完全是战士的皮肉实力!

首长要来检查,不仅团里重视,连里重视,排里重视,咱们班里更是重视。我们班长再三强调,关键的时候,咱们班绝对不能给排里、连里“掉链子”、“拖后腿”。

于是,我吃“小灶”的机会越来越多,“小群练兵”天天有。那些天在,我这小腿肿得像两条山东大萝卜。

团里还专门派出了一个队列训练示范班来给我们作示范,我感觉他们那水平拉到军区,也要拿第一。

物极必反,但凡越是大家重视的事,似乎越爱出问题。首先是我开“小灶”搞“小群练兵”出汗身上难受,擅自去洗了个冷水澡,结果着凉沾上了风寒,体温高达38、9度,在训练场上昏倒后被人背回宿舍。

无独有尔,班里的战士有的脚崴了,有的肠胃不舒服,半夜疼得乱叫。

尽管如此,练兵场上依旧热火朝天,一派沸腾景象。

像张河生、张兴胜、张文、施海峰这样在学校就喜欢运动,体质又好的战友,人家就能够顺利完成各种规定动作,而我这等“小汃菜”就只有“开小灶”的份。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排长、班长的耐心教育训练下,我们班的队列训练科目后来在连里组织的军事汇操中都名列前茅,我们班长、排长、连长的心都没有白费。

更可怕的还在后面。我们早就听说,我们部队是担负应急处突的部队,按部队应急训练要求,夜间紧急集合和长途拉练训练都是我们必练的重点科目。

我们不怕队列汇操,却怕夜间紧急集合。夜间紧急集合,哨声一响,刺耳的哨声,让许多新兵都感到紧张,怕乱中出错,影响到集体的荣誉,拖了班排集体的“后腿”。

一天晚上,我们刚在稻草铺躺下睡着,一阵急促的哨音划破夜空,把我们从梦中惊醒。这是我们第一次搞夜间紧急集合,也是我们新兵三连笑话百出的一次紧急集合。有的战友在紧急集合哨声响了十几分钟后,还出不了屋;有的虽然出了屋,却是衣着不整,丢三拉四的;有的被包看起来打得方方正正的,却跑不了几步,就撒开拖到地上,有的干脆抱着被子跑,搞得丢盔卸甲一般,十分不堪。

后来,为了应对紧急集合,不拖集体的“后腿”,有几个脑袋瓜子“灵活”的新兵战友,提前将自己的被包打好,人躺在稻草铺上枕着背包睡,等待紧急集合哨声响起,就能快速出门,这样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更不会拖累集体的“后腿”。我也学着他们的方法做,夜间紧急集合的效果果然很好。

只不过夜间紧急集合不是天天搞,十二月份是昆明正冷的时候,没有几个能够扛的住不盖被子睡觉的。

况且这个种歪门邪道,很被快连长、指导员发现了。连领导把排长、班长们批得狗血淋头,骂他们“瞎整”。

指导员在给我们上政治课时,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在执行任务时,没有任何所谓“窍门”和捷径可走,今天的刻苦训练,就是为了今后在战斗中少流血牺牲,当兵玩的是真枪实弹,凭的是自身体格,搞投机取巧,弄虚作假,那不是咱当兵人干的事。听了指导员的话,我们都感到无地自容,羞愧之极。

一天,班长悄悄地告诉我们:“这几天夜里连队可能搞紧急集合,也许会反复搞,大家都要有点思想准备。”

每天晚上9点钟,熄灯号吹响后,我们脱下的衣裤鞋子摆好,被包带掛好(以便紧急集合顺脚顺手),便躺到铺板上。

一天晚上11点钟,我刚刚进入梦乡,一阵紧急集合的号声吹响了,全班立即起床,(不准点灯)摸黑打背包、穿戴整齐,向操场上跑去。到了操场,经连队检查,我们从号声响起到操场集合只用了3多分钟。连长在队伍前讲了话,便由各班带回休息。

夜里2点钟,我们刚刚睡着,又是一阵紧急集合号声,我们又穿上衣服,打起背包,跑步到操场。连长在连队前说:“当兵,是一种特殊行业,内卫部队又是担负特殊任务的部队,脑子里应该有时刻准备着的观念。今天第二次紧急集合,有些班排动作慢,反映出我们个别同志敌情观念差,应急能力不强。”

我们打着哈欠回到宿舍,班长提醒我们:大家赶快抓紧时间睡觉,明早不要大意。

果不其然,到了早上的5点半钟,又一次紧急集合的哨声响起,从睡梦惊醒的我们,赶快打好背包,跑向操场。

经过这样反复折腾,我们都练就了一套有动静就会惊醒,三分钟就能全副武装出门的本领。

(根据本人日记和战友回忆编写)

图片来自于网络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